紅外(IR)輻射源在光譜學、工業加熱和各種科學應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在常用的紅外光源中,能斯特燈、Globar 和鎳鉻線圈表現出不同的特性,使它們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。本文深入分析了這三種光源,討論了它們的結構、工作原理、光譜特性、優勢和局限性,并進行了比較評估,可以幫助大家針對特定應用選擇合適的紅外光源。
紅外光源是紅外光譜學、熱成像和加熱應用中的關鍵組件。如何選擇合適的紅外光源,主要取決于光譜范圍、效率、穩定性和耐用性等因素。能斯特燈、Globar 和鎳鉻線圈是三種廣泛使用的光源,每種都具有獨特的性能,使其在特定場景中發揮優勢。本文旨在分析這些光源的性能,為實際應用中的光源選擇提供參考。
能斯特燈
結構與工作原理
能斯特燈由稀土氧化物(如氧化鋯 ZrO? 和氧化釔 Y?O?)制成的陶瓷棒組成。在室溫下,該材料呈非導電狀態,需要外部預熱才能
使用。一旦加熱,它會變為導體并發出紅外輻射。其工作溫度在1500~2000K之間,有效光譜范圍在15um以內,在2~15um的平均發射率為0.66。
優點
在中紅外區域具有高輻射效率。
在高溫(1500–2000 K)下運行穩定。
長時間使用后老化效應較小。
局限性
需要外部預熱才能啟動。
陶瓷結構脆性大,機械強度低。
高溫下易受大氣氧化影響。
Globar(碳化硅光源)
結構與工作原理
Globar 是一種由碳化硅(SiC)制成的棒狀電阻加熱元件。與能斯特燈不同,它在室溫下即為導電狀態,無需預熱。其工作溫度為1200K~1400K,
工作溫度可達1500k,輻射在8~9µm,在2~15µm范圍內發射率的平均值為0.8。
優點
無需預熱即可立即啟動。
光譜覆蓋范圍廣,延伸至遠紅外區域。
優異的熱穩定性和耐用性。
抗化學腐蝕能力強
局限性
因 SiC 材料脆性較大而易碎。
需要精確的溫度控制以維持光譜一致性。
在近紅外應用中效率低于能斯特燈。
鎳鉻線圈
結構與工作原理
鎳鉻線圈由鎳鉻(Ni-Cr)合金絲制成,作為電阻加熱元件工作。當電流通過時,它會產生紅外輻射,其光譜范圍為 1 µm 至約 20 µm,具體波長范圍取決于溫度。
優點
結構簡單且成本低廉。
高機械靈活性和耐用性。
優異的抗氧化性,使用壽命長。
適合需要適度紅外輻射的應用。
局限性
較陶瓷光源的發射率較低。
高溫下會因材料降解導致效率變低。
可能會因鎳暴露帶來健康風險。
比較分析
如何選擇合適的紅外光源取決于具體的應用需求。能斯特燈適用于需要高強度中紅外輻射的應用,但需預熱;Globar 提供更寬的光譜范圍,無需預熱,抗化學腐蝕性能優異,但機械強度較低;鎳鉻線圈是經濟實惠且耐用的選擇,適用于一般加熱應用,但光譜效率相對有限。通過深入了解這三種光源的特性,可以為科學和工業應用選擇更合適的紅外光源。